位置 :  主页 > 新闻动态 >
咨询:4000-288-501

经营者最该了解的财务概念—营运週转金

营运週转金 来源: Chris Potter@flickr,CC BY 2.0 经营企业的人几乎都知道,公司赚不赚钱,看一下损益表就知道;要準备多少资金,也是算一下要买的厂房、设备、器具、以及每月的相关费用也就差不多。但经营者对于财务概念的了解若仅止于此,就很容易发生为了调头寸而伤透脑筋,或是生意做得愈大,却倒得愈快的情况。事实上,这些都是因为没彻底搞懂「营运週转金」所导致的凄惨下场。

少月光族很在意信用卡的缴款期限,最好是能落在每月五号之后的几天内,因为这样在每个月五号领到薪水后,才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卡款,否则月初时很容易就花钱没有节制,那么到了月底,就没钱缴卡款了。

上班族每个月领到的薪资只要能多于且早于要支付的钱,日子就能快乐的过下去。但问题是,好像除了公家机关外,很少有公司是先付薪水的,那么自己就只好先準备一笔钱来撑过第一个月,这样以后的日子才能够生生不息。

企业经营也是一样的,要能销售产品赚取获利之前,必需要先投入成本製造产品或购买商品,这笔钱是企业营运所必须準备的,而若之后一切顺利,销售的金额大于成本又能及时支付,那企业就能持续经营。除了建立企业所需投入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外,经营者在营运上需要先投入第一笔金额,之后就不需要再筹措其它多余的资金,企业就能週而复始的营运,这就是「营运週转金」最最基本的概念,只是实际上不会这么单纯就是了。

付款条件影响大

许多没有财务概念的经营者,在经营上只会注重製造成本以及销售价格,却从来没想过付款条件竟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付款条件请参考:帐款月结的玄机)。在现今社会,交易大多非以现金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信用卡),而企业间的交易更常提供赊销(信用交易)的条件,就是完成交易后无需立即付现,待经过一定期间后才需付款,常见的期间有三十天、六十天、九十天等等。

假设一家商店进货的付款条件为三十天后付款,而销售时客户却是当场付现购买,只要进货的商品都能在三十天内销售完毕,那么三十天的付款期限一到,收进来的钱就足以支付货款,这种经营形态,不就等同是无本生意,也就是做生意无需营运週转金,这不正是所有经营者梦寐以求的状况。

事实上许多大卖场的经营就是如此,而且大卖场的进货量大,可以谈到更好的付款条件,只要销售状况良好,不但无需营运週转金,还会有现金剩余可以拿去支应其他投资或是赚取利息,还真是好处多多。另外,补习班的条件更好,学生的补习费先收,老师及其他费用每个月再慢慢付,除非招生不足,否则几乎没有週转金上的问题。

可惜的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像大卖场一样拥有购货延付及销货收现的交易优势,有本事能做到付款条件与收款条件一致就阿弥陀佛了,只是这样就必需要先準备一笔週转金,才足以应付营运所需。那又需要準备多少钱才够呢?

营运週转金要多少

如果进货是三十天付款,销货也是三十天收款,货品在三十天内完售,那么到了进货后的第三十天公司就需支付货款,但产品在此时也才刚售出,所以还要再等三十天后才收得到钱(也就是进货后的第六十天),这么晚才能收到钱,当然是来不及支付货款的,所以要先準备这三十天货款的週转金来先支应。然后公司再继续进货投入生产,接着又过了三十天到了要支付货款的时候,这时终于收到了第一次销售的金额,刚好可以来支付货款,之后每三十天的收款都足以支付货款。

因此要準备的週转金就是这三十天公司销售货品的成本。如果毛利不高,还可以简单的以三十天的销货金额直接当作营运週转金,这样会比较保险也比较单纯(如果公司对成本的计算没把握的话)。

所以把销货的平均收款天数,加上产品从製造到销售平均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存货的平均週转天数,再减掉所有要支付的成本费用的平均付款天数,其结果再乘上平均每天的成本费用金额,就是所需要的营运週转金了。其公式如下:

营运週转金=(应收款平均天数+存货平均週转天数-应付款平均天数)*日平均成本费用

黑字倒闭的肇因

大家都曾听过黑字倒闭的故事,也就是说公司是赚钱的,但却意外的关门大吉了。这并不是因为什么人谋不臧或是欺骗造假所造成的,而比较像是一架满载乘客却油料不足的飞机,在飞到下个加油点前就已油料耗尽,结局就只好坠毁,即使这趟满载的飞行能赚到更多的钱,但来不及买到更多的汽油就是不行。

假设某公司的收、付款期限及销售天数皆为三十天,但公司的营运却逐日步上轨道,业绩蒸蒸日上,大家好不开心的同时,却忽略了营运週转金也悄悄地跟着同步往上攀升。

因为根据营运週转金的公式,营收是属于乘项,所以每当每月营收增加一倍时,营运週转金也同时会多了一倍。这情形常发生在初创公司或是景气突然大好的时候,有很多初创公司一开始的营收很低,一旦打开市场,营收常呈现爆炸性的发展,在短期间内很容易就会有倍数的成长,这时只要一不留意,就会造成现金不足,一旦跳票就成了典型的黑字倒闭。

大客户的风险

那如果营收维持稳定,但收、付款条件却突然改变了呢?这对于处在供应链中间的公司是最容易发生的,就是那些销售对象是企业客户的公司,尤其是大客户。

例如国内的科技大厂们对于其供应商的交易条件就经常是很差的,付款期间少说也是九十天以上。尤其是当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些大厂们还会突然地变更付款条件,经常是一口气就拉长到一百八十天,还听说过某大厂曾夸张地延长到二百七十天的情况。

弱势的供应商一旦遇到这种状况,恐怕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认倒霉,是没什么反抗力量的,谁叫这些大厂是这些供应商最主要的衣食父母。只是,事情不是供应商自己默默接受,这么简单就算了。

收付款条件发生了单边的改变,是会严重影响营运週转金的。假设原本收款及付款的期间都是九十天,但收款突然变成了一百八十天之后,会造成收款来不及付款的情形。因为付款仍维持是九十天,九十天一到就必须付款,但收款却还要再等九十天后才收得到钱,所以本来已经有的营运週转金这下马上就不够用了,收款延长了三个月,代表着要多準备三个月的週转金,只要一时失察现金无法及时筹到,那么就难逃跳票倒闭的命运,又为社会平添一桩黑字倒闭事件。

不只是对客户的收款期限会改变,支付货款的期限也会改变。强势的上游供应商为减缓其财务压力,有时也会缩短付款期间,这样也同样会造成营运週转金的增加。

只赚到存货

有些行业产品变动特别快速,如流行业或3C产业,尤其是流行服饰业每季商品的变动大,而且设计出的服饰款项未必都能符合客户喜好,还有尺寸的问题,经常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大量库存积压的情形。

有时看起来好像经营得有声有色,营收一路上升,但只要推出的款项逾多,零码与库存就很难不跟着增加。存货逾多、放得逾久就会造成存货週转天数的上升,于是营运週转金也跟着增加

严重一点的,公司赚的钱全都压在存货上,变成只赚到存货没赚到现金,这样的经营型态,营收逾大、存货逾多、週转金的需求就逾大,于是黑字倒闭就迫在眼前,要不然你以为厂商干嘛没事来个换季大拍卖。

无法拖延的付款

在所有要支付的款项中,有一项不但是次月就要支付,还几乎是无法拖延的,若这佔了公司绝大部分的付款比例,这种经营型态就正好与前述大卖场赊购收现的情形相反,对经营者而言,是最糟糕的情况。

软体业、顾问业等几乎全靠人力的行业,没有原料要进,没有货品要採购,最大宗要支付的款项就是薪资。而薪资是不可能谈什么六十天、九十天付款的,并且薪资一旦无法支付,马上就会人心涣散,危机四起,几乎没有展延的空间,所以这种行业的经营是最辛苦的,因此这种行业的收款条件不能放太长,生产销售的过程也不能太久,否则就要準备大笔现金来支应。

以软体业而言,若是遇到个大客户接到个大案子,悲惨的命运就此开始。大客户的付款条件差,随便也是九十天,更惨的是接到个大专案需要很长的开发时间,随便也是个一年半载的。接案后可能要几个月后才能阶段验收,验收后还要几个月才收得到钱,但每个月的薪水却不能少付,且案子逾大验收逾困难,时间拖得逾久,现金的流失就逾多,这类公司要能撑得下去,可还真要点本钱。

那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改善,总不能把薪资来个分期付款吧!调降薪资只是饮鸩止渴,后果更糟,多分几期可以有效降低週转金需求,但客户未必愿意配合,尤其是大客户更难配合,所以最好的就是直接创造应付款项,那就是採用外包,这样就能有效达成。

多培养几家外包商,将专案外包,就能创造出应付帐款,付款条件谈得好的话,就能有效减轻营运週转金的需求,还可以调节公司人力的需求,增加固定成本还能增加接案的弹性,只是要做好外包商管理就是了。

价格战、低价促销的副作用

吃药有时没把病给医好,副作用却把人给害死了。商场上常见为了扩大市占率而採取低价促销,或是为了打垮竞争对手而引发价格战的行销手法。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会提高营收却降低毛利。

只要销货增加就会增加营运週转金的需求,这点前面已经讨论过了,但削价竞争除了目的是为了提高营收外,还连带产生一个副作用,就是毛利降低。毛利降低也会对营运週转金产生影响,但就像一般用药的副作用一样不容易被察觉,所以一旦失察,严重的话,也是一样会要人命的。

企业销售产品创造获利,只要有盈余就会产生现金流入,即使业绩扩大产生週转金的需求,只要获利所产生的现金大于週转金的增加,就是毛利率要够大且营收增长的速度也不能过快,那么一切就都没问题。

但过度且持续的低价促销及打价格战情况可就不同了,第一会造成毛利的大幅下降,第二会持续不短的时间,这样原本可供支应週转金增加的获利就会持续下降。过去因为获利足以支应週转金的增加,所以经营者很难会去注意到事实上一直都有週转金的需求,但如今获利突然下降,週转金的需求又持续上升,很快就会侵蚀掉手头上的现金结余,当发现现金缺口时,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营运週转金+意外準备金

在沙漠中行走,身上不会只带刚好的饮水;也没有飞机只带刚好到达目的地了油料,应该要为最坏的状况做好準备。用平均值作为週转金的计算基础,有时风险还是大了些。有些产业市场的变动剧烈,也有些产业会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营运週转金需求的大小,企业最好能将这些因素以及意外状况考虑进去,多準备一些现金或是银行融资额度来应急,以免后知后觉,事到临头时才来紧急调头寸,可就为时已晚了。

经营企业不只要重视获利,更要关注营运週转金的变化,要了解营运週转金的构成因素以及变化影响,努力去改善週转金的结构,做好现金流量管理(请参考:不做现金流量预测,就像开飞机不看油表),才不会最后是怎么死的,连自己都不知道。

 

 

 

  • 全站分类:财经企管
  • 个人分类:财务密码
  • 此分类上一篇: 成也技术股,败也技术股
  • 此分类下一篇: 「便宜」,不是跟过去比,而是跟未来比
  • 上一篇: 是否要遵守,一切看后果
  • 下一篇: 能用的不会来,会来的不能用;堪用的不敢来,敢来的留不住
历史上的今天
  • 2011: 面试业务,别被唬了(三)高级业务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