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主页 > 新闻动态 >
咨询:4000-288-501

育儿:孩子为何压力大?

96 --> 资料来源:未来Family-生活?教养?爱

通州拓展训练公司

妈咪30甇瑞小孩免费Q10惊天30小时妈妈宝宝

早上7:00出门、晚上8:00回到家,生活就是上学、安亲班、才艺班,这是现在很多孩子一天的生活写照。大家习以为常,但最近卫福部公布台湾第一份儿少心智调查,发现有近1/3的孩子有行为情绪障碍的问题,3%曾有自杀的念头。教育专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乐吗?你知道他们的烦恼和压力吗?

台湾的小学生挺忙的。小学五年级的小杰,一天的行程是这样的:早上7:00上学,放学后安亲班的大巴士会来学校接,然后在安亲班写作业,之后还要补英文与人文历史课,直到晚上8:00才回到家,吃吃东西、洗个澡,赶着去睡觉。第二天醒来,又是这样的生活。

之前小杰的老师认为他可能过动,而妈妈认为,尽量把他的时间排得满满的,送进安亲班可以督导他功课,还会给额外的作业,挺好的。小杰虽然不喜欢但也不反抗,只是变得很被动,觉得自己是个边缘人,也不喜欢交朋友。

这是台湾一般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写照,大家习以为常,但教育专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乐吗?你知道他们的烦恼和压力吗?

压力大的孩子,背后是焦虑的父母

去年儿福联盟做了一份全台儿童心愿与烦恼调查,儿童的五大愿望中,依次为「功课进步」、「身体健康」、「交到好友」、「爸妈常陪伴」、「有足够的玩乐时间」。儿童的五大烦恼则是「课业」、「交友」、「外表」、「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自己或周遭人生病」。其中「课业压力」是儿童的五大烦恼之首,有超过八成的孩子感到烦恼。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首要心愿与烦恼,都和课业有关。而比对1999年的调查,当时75%的孩子有课业压力,17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高达81.4%。令人不解的是,这份只针对小学生的调查,为什么课业的压力这么高?

心理学上有「倒U型理论」常运用在运动竞赛上:压力太低或太大时,对于表现都呈现负影响。一个人压力负荷过重时,前额叶皮质本该维持理性、抑制冲动的能力,便会大幅降低,身体的调控系统,例如免疫系统、体温、饥饿、疲劳、生理节奏,也会不协调。压力过大时,也容易出现身体不适、情绪暴怒、失控等偏差的反应。

基隆长庚儿童医院精神科医生蔡伯鑫观察,「现在大环境让大家充满不安,例如多元入学评量让家长压力更大;孩子想做更多,但好像永远都做不好。过去是『不要输在起跑点』的压力,现在变成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是压力。」蔡伯鑫发现,来就诊的一群压力大的孩子,身后是一群更焦虑的父母。

孩子的压力,来自父母的期待

其实很多压力,都源自于父母的期待。「现代的孩子很忙,比较有心思的家长,绝对不只安排安亲班,一定有各种的才艺。」新北市光复国小辅导户外拓展公司老师黄琼玉观察。她的学校一年平均有50个班级、大约50位学生需要进一步辅导,其中不乏情绪人际压力、家庭照顾不佳等。

有一次,一堂高年级的情绪压力辅导课令黄琼玉印象深刻。她出了一个题目:「想一想,最近让你最愤怒、最有情绪的一件事」,用图画的方式画出来。

她发现,几乎每个孩子都是火、打杀、刀光剑影的画面,也都有类似「我想杀掉安亲班,我不想再去了」这样的描述。黄琼玉分析,很多双薪家庭必须将小孩送去安亲班,但也有很多家长是特意将孩子送到安亲班盯功课的。即使知道安亲班会处罚,但当家长看到成绩,就觉得目的达到了就好。后来她才知道 ,「孩子不会在家长面前表达这么强烈的愤怒。」

黄琼玉的辅导经验中,常听到孩子抱怨:「为什么永远是『好还要更好』?90几分只错了一题,为什么爸妈还要要求更高?」愈来愈多父母不只要求孩子的成绩好,体育也要好、钢琴也要好,什么都要好,孩子陷入「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无法让你们满意」的迷思,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没有大人想像中健康

根据最近卫福部公布的台湾第一份儿少心智调查,发现有近1/3的孩子有行为情绪障碍的问题,3%曾有自杀的念头,引发各界讨论。主导这份调查研究的台大儿童医院精神科医师高淑芬指出,「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孩子没有想像中健康,情绪心理出现很大的问题。」

高淑芬指出,家庭环境、父母的管教以及天生的体质等,都和孩子的情绪行为障碍有很大的关係。她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反映了父母的行为和想法。有时候父母对孩子情感勒索,却不自觉。例如很多父母觉得,稍微威胁一下小孩(比如告诉孩子「你不乖,妈妈就不爱你了」「你不是个好小孩」)似乎挺有用的,殊不知这样的教养方式完全不恰当,久而久之,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致力于情绪教育的笛飞儿教育总监杨惠君观察,现今父母压力大有很多原因,包括教养派系很多、教养专家立场不同,家长无所适从。再者,社交软体风行,教养方式都是公开状态,很容易受到批评。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导致的恶性循环

其中,杨惠君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有「孩子就是你的作品」这个想法。这种非理性的连结让父母认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父母:做得好,令父母骄傲;做不好,让父母羞愧,彷彿「孩子的表现都和这个世界如何评价你有关」。

初为人母的杨惠君分享,以前她总是能以中性、客观的角度告诉家长,孩子目前遇到的问题,以及当下该处理的课题。当时她认为,给家长这些建议好像轻而易举、理所当然。但自己有了孩子后,再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学生家长,她有了不同的体会。

就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所以把孩子的压力、自己的压力,全部混在一起,反而无法客观的正视问题,而陷入了压力的恶性循环。

高淑芬分享,「其实,大部分儿童精神科到最后都在治疗成人,所以我们都是「家庭治疗」『Family approach』。很多小朋友来就诊,其实需要协助的是父母。」当父母更了解自己,更能面对自己的压力,也就比较能客观看待孩子。

孩子的心声

Doris(升小六)
数学功课超难的,还要背很多公式,我每次遇到数学功课都不想写。有时候趁妈妈不注意拿其他书看,妈妈看到我没写数学就会生气。我还有一个烦恼,就是开学以后每个星期六都要补习。妈妈希望我毕业以后念私立中学,要考试才能进去。妈妈说考试的人很多,所以要赶快补习才不会考不上。功课没写完或英文单字没背完,我自己也会很紧张,如果妈妈这时候又催我或唸我,我就会觉得超级烦,有时候会发出不开心的声音,妈妈就更生气,然后我们就吵架了。

芳羽(升小三)
我喜欢上学,但是我现在很担心升上三年级这件事。同学都在传说三年级的老师很兇,我有点害怕,不知道同学说的是不是真的。另外,我上次跟三年级交换教室考试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国语考卷有两张,同学哥哥跟我说三年级的功课很多,国字也很难,我也会很担心。考试考不好被妈妈唸,我会心情不好,就赶快躲回房间里看好笑的漫画,笑出来就没事了。

小均(升小二)
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现在和妈妈一起住。爸爸有时候会跑到学校看我,我在上课他也会把我叫出去,还跟我说这是我们的祕密,不可以让妈妈知道。我很不喜欢这样,下课的时候远远看到他来了,就会赶快躲起来,好几次因为这样,来不及去上厕所就尿溼了。现在想到要去上学就不太开心,好想躲在家里啊。

现代父母5大压力

《孩子不是坏,只是压力大》(Self Regulation: How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 Break the Stress Cycle and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Life)一书中,作者沈克尔(Stuart Shanker)博士指出,父母教养过程愈冷静,教养才能愈顺利。压力会改变父母回应孩子的方式,但这些压力可能和孩子有关,也可能来自父母工作上、财务上、关係上的其他事物。

当父母带着压力面对孩子,孩子会备感压力,落入恶性循环。反之,愈能保持冷静专注,跟孩子产生互动,孩子就愈可以学到你希望的东西。沈克尔建议,与其仰赖抗压力,不如培养调整力,帮助自己和孩子了解内在,觉察自己的能量和状况。

沈克尔归纳出现代父母的5大压力

压力1:希望孩子社会化

父母试图教导孩子「可被人接受」的行为準则,老是担心孩子的言语或行为可能不被接受。但不管如何缩短这个历程,对孩子、家长的压力都很大。有些孩子因为气质、特殊发展需求或慢性健康问题,需要的挑战更多。

压力2:亲子共享焦虑

父母迫切渴望保护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陷入挣扎时予以帮助并安慰。实验室的神经部门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爸妈同理心」。透过脑部活动,了解爸妈看到孩子投入充满挫折的任务时,他们的同理反应。游戏的设计是让孩子先得分,在快要赢的时候突然失去所有的点数。从中观察父母对压力的神经反应。从扫描可清楚看出,父母和孩子的情绪起伏及挑战关係密切,父母愈能保持冷静,孩子就能愈快恢复冷静,并反过来帮助父母冷静。

压力3:竞争型教养

教养上的竞争,不只给孩子、也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压力。例如对孩子的学业、社交或是其他表现的比较。这其实是爸妈的野心,想要夸耀孩子,是最常见的失望与沮丧的原因。这一切只是父母的地位产生危机,和孩子都没有关係。

压力4:力抗生活中的超级兴奋剂

超级兴奋剂(例如垃圾食物、电玩等等)被视为是孩子的生理压力源,一但过量,就会引发压力循环。但与其对抗它们,不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导向其他孩子可能觉得更有兴趣的事。

压力5:超脱过度简化的教养类别

科学家把教养分成四种基本型态:权威型、独断型、放任型和冷漠型。问题是,没有一种教养型态完全没有压力,或一定有理想结果。父母很少带着意识选择自己的教养型态,更多时候只是按照从小熟悉的教养方式带孩子。如果跟「放任型」的父母说「现在督促孩子,孩子会比较上进」,只会增加家长的压力,这类型父母一开始对孩子的放任,就是因为受不了压力。因此重要的是超越这些标籤,从治本着手。

《未来family》9月号

搜更多「 孩子、压力大」相关经验新知。

搜寻,就从BabyHome开始。



分享 列印 收藏
解除开学症候群!「五多三少」原则报你知 教孩子「诚实」与「忠于自己」,比完美成绩更重要

延伸阅读


  • 压着孩子睡觉就像打仗一样累死人!3妙方让孩子準时入睡
  • 新手爸妈必备0-12个月宝宝餵食懒人包
  • 亲子食育课,玩出生活力
  • 不同家庭背景导致教养方式不同!2招避免夫妻争执
  • YouTube Kids竟播放暴力自杀影片!家长可先「将不当影片进行标记」